独白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结局+番外
女频言情连载
《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张宝根柳茹茵,《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在1960年那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他意外重生,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孩,他坚信只要思想到位,没什么事办不成。故事从苏州胡同67号大杂院开始,慢慢向火药局胡同、南锣鼓巷、西杨威胡同延伸。就在他适应新生活的时候,一个老式笔记本从天而降,砸晕了他。这个笔记本可不简单,每三天就能刷新一段过去或者未来的涂鸦文字,还自带一个储物空间,扉页上的五角星能让空间里的物品发生进化,像豆麸饼能变成豆饼,玉米芯粉能变成玉米面。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赫然发现,有人提到了自己的一个...
主角:张宝根柳茹茵 更新:2025-06-06 03:3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宝根柳茹茵的女频言情小说《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兰若寺小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张宝根柳茹茵,《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在1960年那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他意外重生,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孩,他坚信只要思想到位,没什么事办不成。故事从苏州胡同67号大杂院开始,慢慢向火药局胡同、南锣鼓巷、西杨威胡同延伸。就在他适应新生活的时候,一个老式笔记本从天而降,砸晕了他。这个笔记本可不简单,每三天就能刷新一段过去或者未来的涂鸦文字,还自带一个储物空间,扉页上的五角星能让空间里的物品发生进化,像豆麸饼能变成豆饼,玉米芯粉能变成玉米面。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赫然发现,有人提到了自己的一个...
林爱红和林拥军不太爱钻狗洞这个活动,因为昨儿是小年,今天身上的衣服都是干净的。
只有大春带着宝根好好认了一圈小苏州胡同的各处狗洞,然后被卢二婶子拧着耳朵走了。
大春前脚刚走,宝根就来到了自己看好的狗洞前。
钻过这个一堆柴火后头的狗洞,经过一户没人居住的院子,就来到了另一处不大的狗洞前。
宝根正是在这里撞到了额头。
狗洞对面的墙也太近了些。
小心翼翼的钻过去,宝根先四下看了看。
这个地方依稀是胡同杂物仓库后面的封闭小空间,人迹罕至。
他顺着人声悄摸的走过去,把耳朵贴在墙缝上。
在宝根看不到的对面巷子里,两个穿着藏蓝色冬季警服的公安正在聊天。
“巷子两头和岔路都看了吗?”
“师傅,我做事您放心,这条巷子的两头出口和两条岔路我都看过了。”
“还有,沿途能够翻墙逃走的地方我都做了记号,大概有三处。”
可谁知当师傅的却没有表扬徒弟的意思,反而压低了声音。
“你这臭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旁的事努力认真也就算了,这件事意思意思就得了,懂不懂?”
徒弟笑嘻嘻的也压低了声音。
“我能不懂吗?”
“但是对师父您,我还是得汇报清楚是不是?”
“怎么做师傅您拿主意,但我绝对不能给您骂我的借口……。”
“呵呵,越来越滑头了。”
“对了师傅,上头不是说了吗,过年这段时间让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今天突然又来这么一出?”
“谁说不是呢?”
年纪大一些的公安叹了一口气,语气里有些好笑加生气的意味。
“昨儿所里一连接到五封匿名举报信,说这一片巷子不安静。”
“不光是黑市交易的问题,似乎还控诉有人半道偷东西。”
“一连五封举报信,又是年关口子上,所里自然要紧张起来。”
“今晚的主要目标是那些半道打主意的人,至于那些违反规定买卖东西的,你和另外几个先通个气。”
年纪大的公安顿了顿。
“就以人手不足为借口,只盯着那些背大袋子,明显不是为了给家里弄点糊口东西过来的人。”
“得,师傅,我心里明白了。”
两人站在巷子最中央聊的这些话,两头几十米距离都一览无余,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听到他们的低声谈话。
其实就在他们脚边,一个半大的老鼠洞对门,一个小脑袋正贴在那里听得一直点头。
宝根听得摇头晃脑,直到这两人跺跺脚离开了原地,他这才若有所思的说出了自己的感想。
“所得思乐~~!”
待到来巷子里勘探的几个公安同志都离开,宝根盯着老鼠洞上下有些松动的砖块摸了摸下巴。
当初从元县出发的时候,他爹的那些常用的物件都被他收到了本子的空间里,宝根在封底上摸了摸,于是手里多了把八角羊角锤。
“大锤八十,大锤八十~~~。”
八岁小孩欢乐的砸起老鼠洞来。
一直躲在附近杂物下偷看这只两脚兽举动的某只老鼠一时欲哭无泪,特么小孩你是怕我家的专用道进不了猫是吧?
真是歇歇你。
二十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宝根满意的试了试这个新洞口。
不错,以他羸瘦的身子可以进出自如。
工程完工,发表一下感想。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有了洞。”
接着他把敲掉的砖块一点点的垒在洞口,把这里又还原成了一个老鼠洞——危房性质。
带着一身灰回到家里,正好看见两个小的被柳茹茵堵在墙角罚站训话。
宝根刚一现身,两个小的毫不犹豫的、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他。
“是宝根带我们钻的!”
柳茹茵一回头,人差点气晕过去。
早上刚给这小子换的过年衣裳,这会儿已经变成了抹布。
自己和大哥从电厂煤山捡煤渣回来都没他埋汰。
“老三,你给我过来!!”
宝根看着有些傻,笑呵呵的自己主动跑了过来。
“来了,二姐~!”
林爱红嘟嘟嘴,心道:这个傻子,还乐?!换做他,早跑出二百米了。
柳茹茵看宝根傻乎乎的凑过来,那她也不客气了,俯身从柴堆里抽了一根趁手的树枝。
——今天非叫这小子屁股见红!
宝根一阵风的刮过来,从三人面前一晃而过,他进屋了!
“哐当,啪嚓。”
傻乎乎的宝根随手关上门,还扣上了搭扣......。
手里拿着树枝的柳茹茵傻了,用手捂着眼睛但露出老大指缝来的两个小的也傻了。
什么情况?!
宝根乐呵呵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二姐,你不用招呼我,我自己会换衣服,我男孩子,你就不要看了啊!”
“我、我害臊。”
柳茹茵去拉门。
里头的宝根也急了。
“二姐,我已经脱了,你要进来要闭着眼啊。”
柳茹茵没好气的踢了一下门。
“你快点换吧,靠着炉边换,别着凉!”
宝根在换衣服的时候,林叔两人刚好从外头回来,算是给他解除了警报。
柳茹茵明显更在意林叔相亲的结果,根本顾不得去收拾张老三。
林靖远和解卫军都笑意盈盈,显然事情进行得很不错。
“茵子,你今天是没去陈家,”解卫军刚坐下就开始吹牛,“陈家可大方了,知道我们中午吃的是什么好东西么?”
“白面馍馍和南方的稻米粥!”
“啧啧啧啧,那味道,真的......。”
解卫军的话馋的两个小的口水直流。
可柳茹茵的脸色却变得愈发古怪了起来。
“叔,有件事,怕是要和您确定一下。”
“昨儿您和大哥出去换东西,到底花了多少钱,换的到底是啥啊?”
不用林靖远回答,解卫军立即抢过话头。
“粗粮玉米面、玉米茬子末,还有今天送去陈家的精细玉米面和陈高粱米,怎么啦,难不成那几个人少了我们的秤?”
柳茹茵也不解释,直接拉着林靖远和解卫军去了米缸边。
不多时,两声惊呼几乎同时响起。
“白面~!”
“稻米~!!”
解卫军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那里急得直蹦跶。
“怎么回事这是?”
“我亲手买的那么一大袋子玉米碴沫,怎么就变成......。”
最后林靖远和解卫军惊愕的对视了一眼。
昨儿的私市是白天办的,不应该拿错......这么多......的吧?
林靖远有些犹豫的看向解卫军。
“卫军,你还记得昨儿和咱们交易的那几个人长相么?”
解卫军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都用围巾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又几乎不说话,谁知道是谁啊?”
——知道我也不想说啊。
柳茹茵怕林靖远纠结,干脆把灶上的锅盖一取。
“您也别想着还不还的,谁敢出来认?出来认的就是真的?”
“反正啊,这些白面我都已经下锅了。”
“今儿晚饭,就是荠菜白面饺子!”
锅里木头搁子上摆满了肥肥胖胖的白面饺子,看得大家眼睛都亮了起来。
柳茹茵认为自己是家里唯一有脑子的人。
所以她决定让大哥解卫军带着老三送胡老师回去,而自己则带着两个小的去与杨大爷几个汇合。
邻里关系虽好,但太让人眼红也是不是好事。
至于为什么要让老三去送人,面子上的理由是胡老师篓子太沉。
八岁的男孩子可以帮胡老师分担大约四分之一的重量。
但宝根却认为,这怕不是柳茹茵对自己撒的那把石灰粉做出的另类惩处。
胡老师住的挺远,竟然在崇文。
虽然她对于两人送她回去不太好意思,但想到自己带着这一筐子野菜坐车回去,自己也不太放心。
好在京城居民们的素质还是可以的,虽然沿途盯着他们三人看或者干脆上前问的人不少,但也没发生意外的事情。
送胡老师到家,兄弟俩沿着老城墙往公交站走。
解卫军对京城的见识不少,一路给宝根讲解沿途的各种新闻和典故。
“宝根,你别以为这老城墙全是石头和砖块,上头其实还铺着一层厚土。”
宝根有些不解。
“铺土干什么?防守的时候用来迷敌人眼睛?”
解卫军呵呵一乐。
“这是去年才铺的,新开路缝纫厂和南宫房皮件厂的工人在城墙上头铺土开垦了不少菜田。”
“家常菜和野菜什么都种了些。”
“这事还上过报纸和广播,只不过这大雪一落,啧啧啧啧。”
正好两人路过城墙下头的一块木牌子。
城头积雪肥田,请勿清扫!
宝根的脚步一顿,指着那牌子若有所思。
“老大,你说他们田里的雪是不是......应该很厚?”
解卫军一抬头,正好,天色快黑了。
于是两人偷偷上了城头......。
荠菜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菜,而有一种越冬型的荠菜在秋后发芽,冬季以莲座状贴地生长,哪怕是被雪覆盖也能存活。
哥俩很庆幸,那些个工人大概没去过农村生活,对于极端条件下的荠菜顽强认识不足,最后白白便宜了哥俩一小背篓荠菜。
解卫军看着这东西就有些想流口水——他有很久没吃过荠菜饺子了。
回到小苏州胡同67号院,已经到了六点多。
宝根觉得院子各家各户今天有点怪,全都弥漫着一股子中药味。
等进了家门才知道,原来这是麦瓶草的味道——柳茹茵把她那大半篓子给大家伙都分了点,辨认和炮制麦瓶草的方法也自然传了出去。
不过好在家里做的是野菜饼子,柳茹茵放了一些盐,味道虽然还是有些冲,但却比前几天的野菜糊糊好吃。
67号这晚的炊烟和中药味,让附近几个院子的人家看着闻着,都忍不住的羡慕。
还有两天就是小年,各街道粮食点在第二天一直营业到下午才关门。
这天的粮食点里不光有玉米面、挂面、鸡蛋,甚至还有白面和食用油供应。
当然都是按量限额购买。
解卫军排了小半天的队,总算把家里定额的白面都买了回来,当然里头没有宝根的——他户口还在南方。
说是一人一斤半白面的定量,但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前段时间卫X放太多......。
小苏州胡同这边还算好的,八两白面加一斤粗粮,不用算到个人配额里。
别说67号大杂院,整个胡同的人见面都是笑盈盈的,打招呼的声音都比往日要高几分。
家家户户趁着高兴打扫卫生。
好些个家庭主妇拿着扫把在门口扫来扫去,一边扫一边还跟隔壁的女人闲白话,直到门口的土被扫掉了一层起码没了两斤多,几个人的话题还在继续。
宝根背着手转了一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得亏街道没有放开了卖白面,不然小苏州胡同迟早被她们扫成一串海子,怪不得以后日子好了要修水泥路面......。
胡同里的孩子们也在这天总算混了个半饱。
肚子里有了货,自然也就活泛了起来。
几个孩子看到溜达过来的宝根,当即就叫上了外号。
“新来的,你是不是叫张老三?”
宝根今天没带本子,袖着手随意的点点头。
胡同里的孩子们都乐了,咧嘴就开始唱。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故乡在哪里?”
宝根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出,所以准备的很充分,立即接了一句歌词。
“我的家,在湘南,往南得走两千里。”
一听地名,孩子们的眼光都变了。
原本自得的小眼神都变得敬仰了起来。
来自湘南的张宝根,那必须的要团结的对象啊。
胡同里到处都是没有融化的雪堆,所以孩子们就商量着打雪仗。
胡同西边的和东边的分两拨开干。
67号院在西边,宝根和卢二婶子的儿子大春分在一处。
大春是西边孩子里领头的,但是手有点背,和人东边的代表划拳输了。
于是宝根这帮人只能出演白匪军,东边的十多个孩子个个都是杨子荣!
宝根身边的小伙伴当场气哭了好几个。
两边互相间隔二十米,靠着几个雪堆做掩护准备开干。
但对方却喊了一声“等会儿”。
只见对方领头的小孩一口气爬上雪堆,对着宝根这边来了一个舞台亮相的姿势。
东边阵营孩子们都大声叫好。
“好”字还没落音,一团雪球直接糊了对方领头小孩一面。
东边小孩们都炸了,大春也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宝根。
“你怎么不给人亮相的机会?”
宝根耸耸肩。
“春哥,咱们现在是白匪军!坏就对了!”
“人家是主角,咱们是配角!”
大春一琢磨,诶,好像......有道理!
被一雪球砸倒的小孩哇哇叫着跳了起来。
“同学们,和敌人们拼了~!”
一个小孩热血上头,冲上雪堆对着宝根这边开启了嘲讽模式。
“同学们,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不要顾及......哎呀。”
十多个不讲武德的雪球对他进行了集火。
胡同里顿时满天都是雪球在飞.....。
一边在喊“同学们,跟我来~!”
一边在叫“兄弟们,给我顶住~!”
来往几个回合之后,按照孩子们不成文的约定,白狗子一方土崩瓦解溃退,东边的孩子们哈哈大笑追杀而去。
只是胡同东边的孩子们万万没想到大春身边如今多了一个狗头军师。
西边的溃军从一条只有一尺宽的夹道里穿过,后头追兵也一头追了进去。
大春手脚很快,领着人用雪把一尺宽的口子堵上,东边小孩们哈哈笑着去撞。
可没过一分钟,宝根和两个小孩绕道了他们的后路,用雪开始堵......。
东边的小孩们都是哭着回家的。
大春他们玩赖......。
西边新上位的领头人还拿大道理来压人。
“同学,这个就是战争!”
自打这天起,小苏州胡同孩子们之间的雪仗就发生了奇怪的变化。
样板戏的桥段几乎绝迹,反而是三十六计轮流上演。
其中最阴的就是67号院的那个张老三,狗东西敢叫人在雪上撒尿,用来阻挡追兵......。
“你们这么闹,人家还要不要学习了?!”
“放假前老师不是说过不要在胡同里追赶打闹?”
68号院的大门口气呼呼的冲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指着大春和几个人就是一顿数落。
红领巾加两道杠,这起码是班长啊。
大春不服气反驳:“我们在外头玩,碍着你什么呢?宝根,你说是不是?”
可谁知宝根却看着那小姑娘直点头。
“大春,我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大春一懵。
“啊,啥道理?”
宝根一脸的严肃。
“人家颜值有理!”
这小姑娘太漂亮了,素颜就长成这个样子,那长大了估计可了不得。
小姑娘闻言看了宝根一眼,哼了一声。
“你就是那个新来的吧?”
大春急忙很义气的把宝根拦在身后。
“伊白梅,你有事冲我来,我们可不是在玩,这个,我们......,”大春开始狡辩,“是在研究孙子兵法和孙那啥兵法!”
伊白梅同学没好气的问他。
“还孙那啥兵法,你知道这书是谁写的么?”
大春一愣,救助式的看向了自己的狗头军师。
宝根当即用脚尖在雪地里写了两字——孙膑。
大春眉毛一飞。
“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那叫孙腚的么?”
宝根无语捂额,伊白梅同学也没忍住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