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文廖雪芹的现代都市小说《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寂寞的夏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紧接着苏文就利用自己医药学专业知识,教高院长怎么稀释青霉素粉,用量大致多少,以及怎么做皮试。这么简单的操作,对于一名资深战地医生来讲,简直就是小儿科。待一切准备妥当,立马就在众人的见证下,将稀释后的160万单位青霉素,将剂量的四分之一,注射进了一名高烧不退的战士体内。至于说效果如何,以及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也只能拿时间来验证。按照苏文的预想,初次打青霉素的人效果是最好,2个小时内应该就会见效。于是便叮嘱卫生院的护士仔细观察病人,并且随时汇报。众人回到堂屋,王福山便直接道:“小苏啊,部队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战士可都是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打仗、拼命,他们都不怕,但要是没了粮食物资的话,他们连拿枪也没力气啊。”苏文沉重地点点头:“...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完结文》精彩片段
紧接着苏文就利用自己医药学专业知识,教高院长怎么稀释青霉素粉,
用量大致多少,以及怎么做皮试。
这么简单的操作,对于一名资深战地医生来讲,简直就是小儿科。
待一切准备妥当,立马就在众人的见证下,
将稀释后的160万单位青霉素,将剂量的四分之一,注射进了一名高烧不退的战士体内。
至于说效果如何,以及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也只能拿时间来验证。
按照苏文的预想,初次打青霉素的人效果是最好,2个小时内应该就会见效。
于是便叮嘱卫生院的护士仔细观察病人,并且随时汇报。
众人回到堂屋,王福山便直接道:
“小苏啊,部队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战士可都是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
“打仗、拼命,他们都不怕,但要是没了粮食物资的话,他们连拿枪也没力气啊。”
苏文沉重地点点头:
“所以师长,我到你们这边来,就是为了支援革命,就算我不赚钱也得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众人闻言,互望了一眼,微笑着点点头。
但是商人进货也是要花钱的,所以白拿物资这种事,
无异于杀鸡取卵,估计打秋风也就只有这一回。
所以,谢长伟直接道:“那个小苏,这次的粮食、盐和白糖,你打算卖什么价呀?”
见苏文有些犹豫,似乎是在纠结,谢长伟接着道:
“你也别客气,直接说就成,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满足你条件。”
意识到对方是误会自己了,苏文解释道:
“别误会上级,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跟你们取得联系。”
“想在咱们这有个稳定的中转站,方便物资的运输。”
“所以这次的钱,我就不收了。”
“小苏,咱们革命队伍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你是商人,但也是群众,所以钱你一定得收。”
王福山绷着脸,并没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眼睛,他想的是能长期合作。
“还有,你说想在苏区搞个中转站,啥意思啊?”
中转站这个词太新颖,苏文想了想,道:
“其实我就是想在找个稳定点的仓库,方便将来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来。”
“好啊!”谢长伟激动的站起身,来回踱步道:
“多少年了,常凯申封锁咱们多少年了,终于有商人愿意来咱们这儿了。”
激动之后转念又想到了困难,于是便问道:
“只是小苏,现在常凯申可是下了大力气封锁咱们,你这物资要如何运进来?”
怎么运?苏文早就想好了借口,他故作神秘道:
“各位长官,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这供货渠道可是我的看家本领。”
“嘿嘿~,别说常凯申只围了咱们几条主要路线,就算是把咱陕北围成铁桶一般,你就看我怎么把物资源源不断运进来就完了。”
“而且啊,不是我吹,粮食药品只是基本操作,其他什么穿的、用的、玩的,但凡你们能想到的,我都能给你们弄来?”
苏文就是这样,开启吹水模式就停不下来,他指了指师部外面的四不像:
“呵呵~,看到门外那台车了吗?要是长官喜欢,高低也能给你们弄几台。”
屋内几人面面相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能瞎掰的。
就连王福山都忍不住拿手挡脸,自己这个小老乡可真是给他‘长脸’啊!
只有参谋长还算冷静,既然对方啥都能弄,那枪支弹药呢..
于是便问道:“那个小苏,军火能送进来吗?”
“啊?!”刚刚还吹得口水爆溅的苏文,立马如同吃了苍蝇般支支吾吾起来:
“那个长官,除了枪支弹药,有害物品啥的,我都能弄。”
闻言几人忍不住摇头,刚才吹得天花乱坠,现在露馅了吧..
不过苏文岂会轻易服输,现在的他,的确没门路弄来军火。
但以后要是有了钱,再找找关系啥的,帮西南战区清掉一部分过时装备总可以吧。
“请长官们放心,没有军火只是暂时的,只要给我点时间,保证给你们弄来先进武器。”
“真的假的,小苏你可别哄你老乡我哟!”王福山不怎么相信道。
“真不哄你!”苏文满脸自信道:
“我知道咱们部队缺枪支弹药,但请相信我,给我点时间,一定能给你们弄来划时代的先进武器。”
“像什么榴弹炮都是洒洒水,坦克、装甲车知道不?高低给你们弄来!”
“我的设想是把咱们红军的主力部队,全都弄成重装合成旅,坦克几百台,装甲运兵车几百台,加上各种大口径榴弹炮。”
“呵呵~,榴弹炮你们知道吧?小于105毫米的都进不了合成旅,必须是150以上口径自行榴弹炮。”
“对了,还有火箭弹,防空武器啥的,一准把咱们主力部队武装到牙齿。”
“到时候,什么他喵的小日本,弹指间让他们见识一下啥叫火力覆盖,好好教教他们怎么当人...”
苏文就这样巴拉巴拉一口气说个不停,听得大伙是云里雾里。
榴弹炮倒是听说过见识过,但别说什么105口径。
这年代75毫米山炮都算重火力,整个红军部队也凑不齐10门。
除此之外,其他装备这些人压根就没听过。
原本以为这小子吹完陆军也算是结束了,没曾想他又吹起了空军。
“嘿嘿,我跟你们说哈,等咱们的陆军强大之后,一定得组建空军,以后没制空权可不行。”
“最后呢,只要咱们的陆军、空军形成了强大战斗力,那咱们就杀向沿海,搞他个天翻地覆!”
“对了,一定得把海军组建起来,让南海变成咱们的内海。”
...
虽说苏文一阵吹水,让几位长官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他的那些话,还是让人听起来热血澎湃。
只是,如此宏伟的计划,他能实现吗?红军能实现吗...
几人心里一阵腹诽,都不好意思打断苏文说话。
毕竟人家送来了物资,吹吹牛还是得容忍吧。
“神啦!神啦!”门外突然响起高院长急切的声音。
谢上级赶紧起身问道:“怎么了高院长?”
高院长拨开上级,来到苏文跟前,握住他的手激动道:
“退烧啦,苏老板!你的药效果至少是磺胺的十倍!这简直就是神药啊!”
张扬则是有些唏嘘道:“哎呀,苏小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这么厉害,这宣统三年可是很难找哦。”
苏文摇摇头,“我这就是业余爱好,比不得张老哥你哦,这银元也是家里边老人留给我的,只是一部分。”
张扬闻言那双眯缝眼闪着金光,“你的意思是,还有藏品?”
对此苏文只是笑笑,并未正面回应,毕竟钓鱼嘛,得先打窝。
既然对方不想回答,张扬自然也不会细问。
只是好意提醒苏文,以后要是还有好东西,记得拿他这边,保证价格满意。
对此,苏文不置可否,等这笔钱到账之后再说。
..
另一边,陕北胡一梅家窑洞。
望着捧着碗唏哩呼噜的杨柏,胡一梅不禁连连皱眉。
话说今天早上,杨柏居然破天荒的能自己下炕去旱厕,而且完了之后就嚷嚷着喊饿。
这不,一碗手擀面不够,又吃了一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抹了把嘴,倚在炕头看起了书。
“我说当家的,昨晚吃了药,有啥感觉没有?”
杨柏蘸了下舌尖,翻开一页书,“感觉还行,好多了,就是后半夜汗多,今儿早上天没亮就饿。”
“而且饿得难受。”
胡一梅剜了他一眼,“得了吧你,我看你就是馋的,一个人吃掉两个壮劳力的饭量。”
“不过,既然胃口好,那证明这药有效果,待会儿你还得接着吃。”
“二妮她娘,你看我都好了,能不能不吃啊?”杨啵合上书,一脸痛苦状:
“这玩意儿每颗这么大,简直比黄莲还难咽。”
“不行!小苏说了的,西洋药必须连续吃才有效果。”胡一梅旋即一副命令的模样。
“再说了,难咽总比死了强吧?你想躺棺材我不拦着,可别糟蹋我的细粮。”
这杨柏好歹也是读书人,良药苦口的道理他还是明白。
于是一炷香之后,在老婆的监督下,他又吃了4颗,随后便沉沉睡去。
忙活一上午,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
8月的陕北,外边根本待不住人。
回家歇息的二妮,刚到家便听到她爹能下炕到处走的消息。
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西洋药产生了效果。
但这效果,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娘,你确定达是吃了卖货郎的药才好的?”
“死妮子!”胡一梅轻轻拍了下二妮的胳膊,“啥卖货郎?人家叫苏文,小苏。”
“行行行,叫苏文可以吧?”杨二妮瘪瘪嘴,“我达有没有吃其他郎中的药?”
胡一梅想了想:
“没有,大前天那个狗屁郎中的药就吃完了,哼~,一点效果没有不说,人还越吃越蔫吧。”
“还好有小苏的西洋药,要不然啊,你达,多半得躺棺材板。”
一听娘这么说自己达,二妮立马不愿意了:
“娘!你说啥呢?我达要是死了,你不得守寡?”
“哎哟你个死妮子,我一天天的为这个家操持,也不见你心疼我,看我不捶你!”
胡一梅就是这样,每次说不过就打孩子。
反正也是做做样子,二妮压根懒得躲,直挺挺的让她在臀瓣上拍了几下。
“对了娘,把剩下的西洋药,都拿给我吧,我有用。”
“什么?!”胡一梅满脸警惕:
“二妮,你想干嘛?你达的病可是刚好,万一反复咋办?你这就要胳膊肘往外拐吗?”
“说啥呀娘,我是那样的人吗?”说这话时,二妮可谓是脸不红心不跳。
当初陕北红军初来乍到物资紧缺时,为了响应支援部队的号召,
她可是把自家产奶的母羊,都给捐了出去。
虽说后来红军多补偿了相应的粮食和大洋,但杨二妮喂不熟的名声可是传开了。
“不行!这药我得给你达备着,免得又害疫症。”
胡一梅说着就把装药的塑料口袋,死死捂在怀里。
二妮见状,只能对娘实话实说。
原来,听县委领导说,驻扎在杨树村附近的第七十一师长官,染上了跟杨柏一样的病,
又吐又拉,而且高烧不退。
眼看就要不行了。
既然杨柏能有所好转,这药肯定能对长官有效,所以杨二妮才想着把药拿去试试。
“真的假的?长官还能害这病?”胡一梅有些不敢置信。
杨二妮一脸严肃:“当然是真的,要是长官治不好,对革命事业可是巨大损失。”
知道女儿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胡一梅咬咬牙,数出4颗,然后把装药的口袋递给了二妮。
“喏~,都在这了,给你达留4颗,剩下的都拿去吧。”
杨二妮一把抢过药,揣进怀里,生怕娘反悔似的。
刚想离开,便被胡一梅给叫住,“别急啊二妮,我还没跟你说这药怎么吃。”
“小苏说过,这药每天三次,得饭后一炷香再吃。”
杨二妮眼珠子一转,“是不是还得吃细粮?”
“嘿嘿~,那是当然,小苏说了,多吃细粮好得快。”
胡一梅想到自家粮窖里还剩9斤白面,心里就欢实。
“哦~,这样啊,我马上把药送过去,娘你先忙着,我去喝口水。”
说罢就走出了窑洞,风风火火去灶房捣鼓了一阵,随后怀里抱着个包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
“唉~,这妮子,以后可怎么嫁人啊。”说话间,胡一梅的两只眼皮同时跳了跳..
“哎哟~,我滴亲娘诶!”胡一梅快步冲进灶房,翻开粮窖打眼一看。
原本还鼓鼓囊囊的白面口袋,只剩下了一小半,拿手里掂了掂,估计剩下不到3斤..
胡一梅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有哭喊跟咒骂,只有一行清泪流淌。
这死妮子,还能留吗...
另一边,下午3点。
都没顾上吃饭,随着苏文的手机银行到账601万3千,这12块银元彻底归张扬所有。
尼玛...300块钱的成本,超过2万倍的利润。
这种感觉,家人们,谁懂啊..
“呵呵~,苏老弟,合作愉快,以后有好东西记得来我‘古秀斋’哦!”
临走之前,张扬伸出右手时还没忘提醒道。
苏文收回思绪,接过他的手,微笑道:“没问题,咱们后会有期。”
随后便快步离开了文玩市场,还别说,大事已定,一股饥饿感随之袭来。
附近找了家隆江猪脚饭,一口气加了两份猪脚,两颗卤蛋,还有一只鸭腿。
没错!有钱了嘛,就该这样豪横!
想当初他可是连卤蛋都舍不得点,现在好了,就算是吃一颗扔一颗,他也毫不心疼。
苏文点点头,“明白上级,保证给你弄来最好的军服,而且是带迷彩那种。”
当然,这个最好肯定是指目前这个年代最好的军服。
对于军服的选择,苏文心里早就有了计较,那就是类似于88式的迷彩服。
鞋子肯定是帆布胶鞋,经典耐用。
“对了,还有粮食。”刘参谋长补充道:“只是能不能多弄点棒子面啥的,高粱面也行啊。”
“为啥?”苏文眨巴着清澈的眼眸,问道。
王师长放下酒碗,解释道:
“是这样的小苏,细粮好是好,但也经不住吃啊。”
“而且一斤细粮能买5斤粗粮,所以这不是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嘛。”
苏文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呀,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办法解决。
因为22年的棒子面、高粱面啥的价格跟白面相差无几。
而且食品级的棒子面反而比白面贵,饲料级的倒是便宜,难道让战士们吃饲料吗?
“呵呵~,放心各位长官,我的白面给咱们红军,就卖粗粮一个价。”
“真的!那就太感谢你了。”王师长立马端起酒碗,说啥都得敬苏文一碗:
“来咱们一起敬小苏一个。”
盛情难却,酒量不咋地的苏文只能一口闷掉。
然后吃了口菜,接着道:“别说白面,大米我也卖粗粮一个价。”
“噗~。”身为南方人的谢上级刚喝进嘴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
白米别说在陕北,就算在鱼米之乡的南方,
普通人家都不敢完全当主食,而是得掺杂着粗粮一块煮。
“小苏,你没开玩笑吧?”
苏文吃着羊肉,囫囵道:“没有上级,大米我保证给你弄来,而且比白面还便宜。”
“那行!”谢上级激动的举起茶碗,“就冲你这句话,咱们还得敬你一杯。”
..
于是乎,还没半小时,苏文至少喝掉1斤散白。
后面的事情他完全不记得了,只知道酒桌上他很开心,说了不少话。
好像最后还哭了..
下午4点,指挥部内。
王福山领衔的几人正在抽烟聊天,当然烟肯定是从苏文兜里顺来的。
刚刚那桌酒,光王福山一人就喝掉3斤。
现在也是脸不红心不跳,完全跟没事一样。
就连刘喜田都喝了两斤,也只是微微有些上脸。
至于谢长伟则是大病初愈,喝的是茶水,没一点事情。
“呵呵~,我这小老乡酒量不怎么样嘛。”王福山有些得意道。
谢长伟忍不住楞了他一眼:
“我说老王,有你这么整自己老乡的嘛,你瞧把人家给喝的。”
“是啊!”刘喜田吐了口烟雾,“嘿嘿,还别说这华子还蛮好抽。”
“啥华子?这叫中华!”王福山嗔怪道。
“呵呵~,这不是小苏说的嘛,我这是现学现用。”刘喜田接着道:
“只是小苏喝了酒可真能吹啊,下回可不能再喝这么多。”
王福山点点头:
“唉~,我这不是想从他嘴里套出点话嘛,好家伙,根本不用套,这比叛徒还能说。”
“哈哈哈~。”
笑过之后,刘喜田严肃道:
“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我看着也不像假话,师长,咱们能相信吗?”
至于苏文醉酒后说了啥,不外乎就是说自己能买来任何物资。
就算银条都能弄来,还说可以用银条换黄金。
听得大家是云里雾里,毕竟现在银元跟黄金的兑换价格,
差不多是固定的,基本上没多少搞头。
只是他们不知道,2022年的白银,大部分都是工业提取。
产量大了之后,所以才便宜。
要是拿到1935年换黄金,的确是种牟利的好手段。
但是这些银子只能跟外国人兑换,不然的话会引发国内经济通胀。
王福山深吸一口过滤嘴,掐灭烟头道:“除了苏文,咱们还能相信谁?”
屋内立马陷入沉默,是啊,他们现在虽说还没到山穷水尽,
但已是人困马乏,要是再得不到补充,势必会影响战斗力。
“不错。”谢长伟轻叹道:
“苏文现在是咱们唯一认识的爱国商人,先不提他说的那些是真是假。”
“单凭这回送过来的物资,也不是一般商人能办到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也得拿出点诚意才行。”
王福山脸上露出肉疼的表情:“你是说,把咱们的金库拿出来?”
所谓的金库,指的就是之前进驻陕北之前,转战几千里路缴获的那几十根金条。
本来打算找机会上交军团司令部,但一直没找着机会,所以才搁置了下来。
谢长伟无奈的点点头:
“你们都听到了,小苏说如果有黄金,他甚至有信心弄来军火。”
“而且既然能换来物资,花出去总比无用武之地强。”
“我看了库房里边他带来的那些物资,光是那两桶消炎药,就能抵得上那些金条的价值。”
“所以,这次的交易应该亏不了。”
王福山微微颔首,沉思了一会儿,道:“行,那就表决。”
说完便举起了右手,“我同意拿黄金交易。”
紧接着谢长伟跟刘喜田几乎是同时举起了右手,两人旋即相视而笑。
8月19号早晨。
伴随着悠扬的起床号,苏文这才悠悠醒来。
看了眼周围,发现自己应该是在一个陌生小院。
下意识掏出裤兜里的手机看了眼,自己居然从昨天下午一直睡到今天早晨。
“唉~,喝酒误事啊!”轻叹一声的苏文便打算上个厕所。
于是问了门口站岗的小战士,十五六岁的年纪,
瘦瘦小小,身板子倒是站得笔直:“那个小同志,请问厕所在哪里啊?”
“请问苏先生,啥叫厕所呀?”
苏文抓了抓凌乱的头发,“就是...茅房!”
“哦!我带你去吧,不然你找不到。”说罢小战士便领着苏文七拐八拐的来到旱厕。
皱着眉舒坦之后,苏文不由得感慨,
这边的条件实在太艰苦,所以才会经常突发传染病。
“哈哈哈,小苏,你可醒得真早啊。”听声音就知道是王福山那个大嗓门。
要不是对方满脸真诚,他还真以为对方是在演自己,于是挤出一丝笑脸,尴尬道:
“王师长,让您见笑啦,下次我就别喝这么多了哈。”
“没事没事,性情中人嘛!走,我带你吃早饭。”说着王福山便拉着他的手往隔壁师部走。
早饭是一大碗面片汤,上面还淋着香油,飘着几粒葱花。
风沙滚滚,陕北的天,晴朗而干燥.
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二字。
车上插着显眼的白色帆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米、面、盐、油’四个醒目繁体字。
骑车的男人年约20几岁,脚踩阿迪王,衣着朴素而干净,有着这个年代少有的红润白净皮囊。
任凭谁见了都得来一句:真是个十里八乡少有的俊后生。
..
正当苏文骑着三轮叼着烟,愣神之际,从路旁的土疙瘩村子里,钻出来七八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全都面露菜色,穿着一身补丁的黑灰衣裳裤子。
“喂~,后生,等一下。”一位40岁左右的妇人招呼着三轮车停下。
“大娘,你要点啥?我这里啥都有,可不只卖米面盐油。”
眼见来了生意,苏文扔掉烟头,跳下车座,满脸堆笑的朝妇人迎去。
“你...你是外地来的。”妇人一听这口音,又看到苏文1米8左右的个头,便怯生生的问道。
苏文也不打算隐瞒,此行他就是想来探探路,顺便赚点小钱:
“是啊大娘,我来自川省,走街串巷卖点货,你要点什么?”
川陕相隔不算远,货郎走货至此并不罕见。
只是这后生长得比女娃还白净,推的货车居然是3个轮,货箱也遮得严严实实..
不作他想,妇人问道:“你有白面吗?我男人害了病,想吃点白面。”
“白面当然有!您等着。”说罢便从货箱里翻出几袋十斤装的优质小麦面粉,就这样随意的放在地上。
撕开一袋包装,从里边抓了一把白面,递给妇人道:
“大娘您看,多好的白面,保证货真价实,吃完一袋想两袋。”
“是啊,好白的面,我活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么好的白面哩。”
妇人眼眸闪着光,小心的捻一撮放进嘴里,闭着眼砸吧几下。
“嗯~,不错,是上好的白面,比镇子里卖的还好,就是不知道价格..”
苏文大气的摆摆手,“呵呵~,价格不贵,一袋十斤,只要一块大洋。”
“啊?真不便宜,一块大洋我都能买几十斤高粱米咯。”妇人捏了捏荷包,唏嘘道。
苏文皱了皱眉,“呃~,大娘这可是细粮,可不能拿高粱米比,这玩意儿有营养。”
他顿了顿,有些挣扎道:“要不这样,你买一袋白面,我送你半斤细盐。”
说话间便从货箱里翻出一袋,用透明塑料口袋分装好的盐,大气的塞进了妇人手上。
“这..这是精盐?”妇人看着比雪花还白的细盐,有些不知所措。
打开包装,用手指轻轻沾上一点放进嘴里。
醇厚的味道立刻充斥着口腔,这精盐不但咸味厚重,而且不苦不涩,
比镇上一斤卖一块大洋的粗盐,简直是天上和地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后生,可不能哄人!”妇人紧紧握住盐袋,生怕苏文反悔似的。
苏文见状只是笑笑,现在是民国24年,也就是1935年。
市面上的物资十分匮乏,加之国民党经济封锁,陕北的老百姓过得真是苦!
“大娘,咱巴蜀汉子可不兴说话不算,您拿着!就算没钱我照样赊给你。”
说罢就连同白面一起递给了妇人。
妇人随即一愣,这年月的商人真就应了那句无奸不商的至理名言。
能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就已是谢天谢地。
而像苏文这样半卖半送做生意的,她还是头回见。
于是赶紧掏出荷包里一枚保存完好的银元递给他:
“你这后生,叫我一声大娘,还能差你钱不成?再说你大老远的过来做买卖,钱一定得现给。”
“行大娘,那我就收着,觉着好,多给我介绍点买卖。”苏文不客气的收下银元,看都不看一眼。
这年月银子本来就是硬通货,如果还造假,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嘛。
抱着沉甸甸的白面和盐袋,妇人脸上的褶子都笑了出来:
“放心后生,我保准给你拉来客人,对了,我姓胡,你就叫我胡大娘吧。”
“呵呵~,好的胡大娘,我叫苏文,你叫我小苏就成。”
..
望着胡大娘怀里抱着白面跟盐袋,满脸堆笑的回到村口,立马有村民围了上来。
“她胡婶,买这么多东西,可花了不少钱吧?”
“嘿嘿~,便宜得很,这么好的白面和盐才一个大头,我不是怕没钱抓药,都还想再买点哦!”胡大娘紧紧抱着怀里的东西,生怕飞了似的。
“什么?!真的假的?来,让我看看。”
..
于是一群村民便围着胡大娘手里的东西,细细查验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苏文稳坐钓鱼台,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
好东西根本不愁没人要,所以他才不会干沿街叫卖这种事。
有伤风化!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一群老乡便朝苏文的小三轮跑来,
有两个腿脚不便的差点没摔个狗啃泥,简直不要太激动。
“俊娃,给我来一袋白面和盐,可不能短斤少两哦!”一名脑袋缠白毛巾的中年人,手递银元颤抖着道。
“行大叔,您拿好!”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多久所有白面跟盐全被一扫而空。
货箱里就剩下些大米跟白糖,还有几十斤菜籽油,以及一些药品。
看来这年月老百姓连饭都没吃饱,糖和油之类,自然很少能消费得起。
至于说卖药,这年月的人本就忌讳买药这种事,
除非人家主动提及,否则苏文也不会主动说药的事情。
短短几分钟,苏文便收入12块银元,这种生意做着才叫过瘾嘛。
“小苏啊,你这么做生意会不会折本啊?”
见苏文不怎么忙,闲来无事的胡大娘便过来搭话道。
“怎么会!我主打一个薄利多销,诚信经营。”苏文整理着货箱道。
“对了胡大娘,你男人害的什么病啊?光吃白面可不行,得吃药。”
说起自家男人,胡大娘难免神伤:
“唉~,当家的又吐又拉还打摆子,郎中来瞧过病,说是疫症,治不好,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我这不想着买点白面,让他吃点好的,这要是死了,也能当个饱死鬼..”
呃~这胡大娘倒还蛮看得开。
刚走进胡一梅家的小院,苏文立马彩虹屁道:
“哎呀大娘,你们家真不错呀,干净舒适,古色古香。”
没办法,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汇,只能说几句文绉绉的话。
“哼~,书生就是矫情。”身后的杨二妮阴阳怪气道。
立刻就换来了胡一梅的死亡凝视:“死妮子,再敢对你师傅乱说,小心我捶你。”
随后又转头对苏文温和道:“嘿嘿~,小苏别介意哈,乡野丫头,没教好。”
“哪里哪里,二妮很好嘛,人又聪明又能干,学开车也是一学就会。”
苏文故意朝二妮挑挑眉道,气得对方直接把脸扭向一边
“是苏先生来了吗?”屋里传来杨柏的声音。
紧接着一名瘦高的中年男人,穿着黑灰长衫从窑洞里出来,一看就知道是个文化人。
杨柏微笑着轻轻抱拳道,“哎呀,苏先生,有礼有礼。”
原本想伸手的苏文,只能同样抱拳回礼,“别客气杨叔,你还是叫我小苏吧。”
民国24年虽说落后,但礼教方面倒是蛮盛行。
不过苏文不太在意小节,没聊几句便掏出华子递给了杨柏。
两人于是又闲扯了几句,基本上都是杨柏在问,苏文回答。
问的几乎都是家长里短,像什么苏文家在哪里?家里几口人?有几亩地?
主要在哪边生活...
对此苏文只能半真半假的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来自后世吧。
眼看气氛有些尴尬,胡一梅领着女儿,怀里抱着大包小包的走进了堂屋。
“小苏你来看看,这些都是粮食换的。”将东西放在地上,又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元:
“对了,还有20块银元。”
“呵呵,辛苦你了大娘。”苏文欣欣然接过钱,他可不会假客气,没钱还怎么帮助这些老乡。
“哦,对了大娘,你没留点粮食吗?”
胡一梅嘴角一弯,“瞧你说的,我留了的10斤白面1斤盐,还是一块大洋,钱就在里边。”
闻言苏文二话不说,当即捻出两块银元递给她,“拿着大娘,粮食送你了,这两块钱是报酬。”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胡一梅接过钱道:“我只是帮了点小忙。”
看到这一幕的二妮知道,自家娘又想占便宜,当即嗔怒道:
“娘!苏文这些钱,是准备给部队买物资的,你怎么能拿?”
“啊?是这样啊!”胡一梅颤抖着手,把银元又递了回去。
“不是大娘,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别客气。”苏文随即又把 银元塞给她。
但却被杨二妮一把抢过,愤怒的还给苏文:
“苏文,我娘要是拿了你的钱,这就是在犯错误。”
杨柏也附和道:“对啊小苏,红军待我们不薄,还给咱们分土地,这钱我们肯定不会拿的。”
是啊,质朴的陕北老乡,谁对他们好,他们肯定得加倍回报。
苏文只能把钱收好,不过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于是道:
“这样吧大娘,下次我再过来,我会带很多的粮食和其他东西。”
“到时候你在村子里开间铺子,便宜卖给乡亲们,也算是丰富大家的物质生活。”
“真的?那敢情好!但是小苏,我们家可没本钱。”兴奋之余,胡一梅还是有些担心道。
苏文摆摆手,“呵呵~,不用急着给钱,先赊给你,等卖了东西再给。”
“呵呵~,行,大娘听你的!”胡一梅高兴得连连点头,眼眶分明还能看到些许泪花。
时间一晃就到了晌午,胡一梅跟杨柏说什么都要留苏文吃饭。
看了眼杨二妮那张不知所措的脸,苏文当即同意留下吃饭。
不过他也不白吃,把车上保鲜盒里的方便面,全都当作礼物送给了他们。
当然,调料包不能送,不然没法解释。
不咋吃得惯面食的苏文,中午还是吃了一大碗正宗油泼辣子面,总不能辜负了人家一片好意。
坐在车里,临走前,二妮有些扭捏道:“那个苏文,你啥时候回来啊?”
苏文心里一阵感动,看来人间自有真情在。
刚想回答我会尽快回来时,便听她接着道:“我想多练练车。”
苏文一脑门黑线,合着自己还没一台四不像重要。
唉~,算了,十八岁的女娃,知道个啥..
“放心二妮,这次我回去争取给你整台车,还有柴油啥的,以后你就是杨树村最俊的妮子。”
“哼,登徒子!”二妮白了他一眼,随后背过身道:“路上小心点。”
“呵呵~,行,你也注意安全,多保重身体。”苏文言便发动汽车,一溜烟的离开了杨树村。
回头望了眼苏文离去的方向,心中念着对方一路平安..
望着自家闺女闷闷不乐的回家,胡一梅怎能不知她的心思。
毕竟俗话说得好嘛,哪个少女不怀春。
“二妮,送你师傅走了嘛。”
杨二妮瘪瘪嘴,“娘,都说了他不是我师傅,你咋就不信呢?”
“嘿嘿~,都一样嘛。”胡一梅毫不在意道:
“人家小苏舍得教你,这可是天大的福分,你可得好好把握,别惹你师傅生气。”
“哎呀娘,你烦不烦。”杨二妮嗔怪的嘟囔着。
抽着华子的杨柏,一脸陶醉道:
“二妮,你娘说得没错,开车可是门手艺活,这年月你会开汽车,去省城人家都得高看你一眼。”
自家父亲倒是说了句大实话,杨二妮自然点头称是。
眼见丈夫跟自己站在一边,胡一梅开心的继续道:“嘿嘿,瞧见了嘛,你达都这么认为。”
“而且呀,俗话说的好,要想学得会,先跟师傅睡..”
话还没说完,杨柏便打断道:“我说二妮她娘,你咋当着闺女的面说这些啊?”
“没错!娘,有你这么埋汰自家闺女的嘛?”杨二妮叉着腰,生气道。
对此,胡一梅完全就不当回事,她嬉笑道:
“呵呵~,我这不是打个比方嘛,我跟你们讲,隔壁村王麻子家的6闺女,之前学裁缝就是跟着死了婆娘的师傅在一起睡,后来不但学会了技术,还白得那么大间铺面...”
眼看自家娘越说越来劲,杨二妮羞红了脸,顿顿脚生气道:
“娘,你简直比苏文还讨厌,干脆,你让他给你当儿子算啦!”
说罢就背起老套筒 ,迈着大步离开了小院,任凭身后的父母怎么呼喊都不回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