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官场大红人》,现已上架,主角是江寒刘庆来,作者“孤照”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辞官从商、身价千亿的富豪江寒被人陷害,重生大三,通过股市成为隐形富翁,为报答乡亲十几年的资助,选择回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致富,从此步入仕途。在波云诡谲的官场生涯中,凭着过人的智慧识见和朴实的为民情怀,一次次度过危机而青云直上。...
主角:江寒刘庆来 更新:2025-03-23 09:4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寒刘庆来的现代都市小说《官场大红人江寒刘庆来番外》,由网络作家“孤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官场大红人》,现已上架,主角是江寒刘庆来,作者“孤照”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辞官从商、身价千亿的富豪江寒被人陷害,重生大三,通过股市成为隐形富翁,为报答乡亲十几年的资助,选择回乡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致富,从此步入仕途。在波云诡谲的官场生涯中,凭着过人的智慧识见和朴实的为民情怀,一次次度过危机而青云直上。...
“你敢?”毕老三又退后了一步。
干警看情况不对,这个年轻人显然是个愣头青,他要真砸起车来,事闹大了,刘县长就要责怪他了。
省里面要来人,市里的领导也快赶过来了。
任何乱子都不能出。
作为一名干警,这事都调解不了,肯定是不称职。
急忙拦住江寒道:“别冲动了,砸车要赔不少钱,还得拘留几天。”
江寒把锄头扔回皮卡后面。
“毕老板,各让一步吧,你的车往后挪挪。”干警当起了和事佬。
江寒放下了锄头,毕老三顿时放下心来,原来这小子看起来挺虎,原来只是唬人!
“从哪儿冒出来的鳖孙,到老子这里装逼。”
江寒的火气上来了,但是他却不能跟他对骂。
跟流氓骂架,拉低自己的身份。
还是以行动说话。
江寒钻进皮卡,启动,挂上倒档,加大油门!
皮卡发出一声怒吼,向后猛地撞过去!
呯的一声,将毕老三的奔驰轿车给撞退了好几米。
啊!
毕老三下意识地往旁边跳了几步。
奔驰的车前盖被撞得鼓了起来。
江寒道:“这位同志,毕老板有刻意别车挡路之嫌,我这么做,是不想惹县长大人给你招来麻烦。我有事,先走。”
江寒向左路一打方向盘,车又发出震天的怒吼,以极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毕老三气得破口大骂,而后找干警评理,说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赔他的修车费。
“毕老板,我看这事就算了吧。人家已经够克制了。他的车不也有损伤?”
“你没听听这皮卡发动机的声音?这车是啥速度?你这奔驰能比吗?”
毕老三看着长城皮卡留下的一股白烟,又瞅了瞅破了相的奔驰,迷惑中不禁有些沮丧。
干警其实心里很爽,这个毕老三,该撞。
这个年轻人不简啊。他要是砸车,那就是案件。他往后倒车撞车,这只是交通事故,顶多是赔点钱拉倒。
……
江寒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地方,与平高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冯院长谈了谈。
江寒介绍了民宿的改造历程,下一步要推动成立黄沟村民宿合作社,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冯院长对江寒的打算十分赞赏,当即表示,作为学校要大力支持乡村发展,学生们到村子实习,吃住在农家,都要交费用,不能让村子吃亏。
随后,江寒又与旅游学院的王少华敲定了合作细节。
谈完之后,天色已晚。
王少华十分兴奋,因为旅游系的工作得到了学院一把手的高度肯定。
让师生到“伴山房”当民宿管家和乡村旅游志愿者,将黄沟村作为旅游技能实训基地,这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举措。
一旦做成,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上报到省教育厅。
不仅能为学院赢得荣誉,还能得到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有了这些,王少华在学院中的地位就能进一步提升。
学院总共17个系。每个系都有党委书记和主任,加起来就有34个人。
而学院的领导只有5名。
中层干部的竞争异常激烈。
因此,王少华把与江寒的合作当成他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力争早出成效,给他的个人发展增光添彩。
王少华把江寒领到一个中档饭馆,包间里已经坐了一个人,四个凉菜都已经点好了。
“来来,江村长,我介绍一下。这是我侄子,王峰,在你们县工作,张良镇派出所长。”
江寒主动伸出手来:“王所长,幸会幸会!”
一个镇的派出所长,连副科都不是,算是股级干部。
虽说官不大,但是权力却很大,管着一个镇的户口、治安、特种行业和一般刑事案件侦办。
王峰也就是二十六七的样子,戴着一幅眼镜,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不像一个基层派出所长。
王少华看江寒的反应,似乎很是得意:
“我侄子长得有很强的欺骗性,咱两个联合起来,恐怕也不是他的对手。”
王峰二十一岁毕业于河洛省警校,分到县公安局干刑侦,破获了一个重大案件,立了三等功,二十四岁就当了派出所长。
这是全县最年轻的派出所长。
王峰笑道:“也没有那么夸张了,当年散打拿了一个季军,但那只不过是全国警校系统的比武。倒是江村长,这么年轻就当村长,很少见呐。”
“哪里是什么村长,我是村长助理,也就是通常讲的大学生村官。这就不能叫官。”
江寒也谦虚起来。
“江村长,哦,你不会叫江寒吧?”王峰一脸吃惊,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上。
“我就叫江寒,在黄沟村。王所长竟然知道我,荣幸之至。”
王峰站起身来,握住了江寒的手上下晃:“厉害,厉害!你这下子真出名了,不仅是出名了,你还立功了,立大功!”
“立功?江村长立了什么功?”王少华虽说属于行政事业编制,但他在学校,对于官场上的事不仅知道得少,也知道得晚。
江寒已经猜出来了,昨天的泥石流,黄沟和平沟两村有四百多口人幸免于难,全是因为他在山头上组织唱大戏。
他干这事,此前所有人都不理解。
灾难发生后,再傻的人也应该明白了。
救了四百多口人的性命,这是多大的功劳?
当然,江寒也不稀罕立什么功,他要的一种感觉,那种被承认的感觉。
经过这件事,黄沟村以后的发展环境应该会好很多吧。
因为这个功劳,从县到乡,都会进一步理解江寒以往的做法。
一年多了,江寒在村里扑腾得很厉害,村民得到了实惠,但江寒却遇到了各个方面的阻力。
比如说国土局过来检查“伴山房”,说是民宿在老宅基地上扩大了,又加高了,这违反了规定。
但是江寒记得省里还发有一个文件,只要用于旅游接待的、没有占用基本农田的住宿设施,可以根据需要加盖部分附属服务设施,其所占面积不超过住宿面积的三分之二。
但是土地执法人员就不承认这个文件,而江寒也没办法去查。
这就叫做选择性执法,你同样不能说他违法。
县乡村的事很复杂,一件事情各有各的利益和立场,很难简单地判定谁对谁错。
这就需要智慧。
江寒没有其他办法,就只有动用群众的力量。
凡是想来找茬的,江寒都让妇女儿童们上!
但时间一长,江寒留给县、乡和各部门的印象就不好。
当然,这也有江寒不在乎的因素。
有时候,江寒真想拍屁股一走了之,但冷静下来感到还是对不起供养他的乡亲。
更何况,江寒回想起前世的商战生涯,莫名生出几分厌倦来。
与村民们的相处十分融洽,江寒有些舍不得离开了。
所以,一年来,江寒的脾气已经收敛了很多。
“对了,我怎么给忘了。都说你昨天晚上在平沟没跑出来!我们张局长还不知道你活着!”
王峰一拍脑袋,兴奋地拿起手机。
但是,张全新的手机却没人接。
“估计局长正忙着处理平沟善后的事吧。”王峰收起手机道:“江村长,今天晚上可得好好整几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跟着你沾沾福气!”
王峰从三河县酒厂带来了四瓶三河酒,都是53度的,江寒是第一次喝,没想到味道还不错。
几个人干完了四瓶,王峰和江寒一人一斤半。
晚上王峰在市里找了一家快捷酒店让江寒住下。
第二天,江寒醒来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出酒店随便找了一个小馆子垫了垫肚子,给王峰和王少华发了一条短信,开着皮卡就回村。
皮卡到村口,一个孩子神情一呆,又立马扯着嗓子大声叫喊起来。
江寒下车,村里人都飞奔着跑过来将江寒团团围住。
江寒只是稍稍愣神,马上明白了,帮着自己进县委组织部的,肯定与这个水部长有密切关系。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这么一问,就说明此人的地位不会低。
水部长,难不成是市委组织部的,甚至是省委组织部的?
江寒不认识什么水部长,但此时他却不能否认。
如果否认,张部长会认为他不实在,对领导遮遮掩掩的。
只能模糊处理。
“一切都好。感谢张部长挂念。”江寒又站起来回答。
张雅文又看了一会儿文件,批了几个字之后道:“小江,你先到政研室吧。”
政研室的全称是政策研究室。
政策研究室的主要工作并不是研究政策,《组织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政策都是上面研究制定的。
政策研究室平时的工作就是吃透上级各种文件精神,而后写好领导讲话、经验总结、情况汇报等等。
组织部的大材料基本上都出自政研室。
张梅拿起了电话,人事科长唐伟小心地推门而入。
“让小江去政研室。安排一下宿舍,有单间最好。”
唐伟马上领着江寒回到人事科,给行政科打了个电话。
半小时后,唐伟又带着江寒去组织部的宿舍楼。
宿舍是老式筒子楼,离县委大院不远,住的大部分都是单身汉。
一间房子有二十平方米,一般是两人一间。
也有个别人结了婚没有房子,暂时住在这里的。
部长说有单间最好,作为人事科长的唐伟心领神会,没有单间也得挤出单间。
行政科副科长已经等着了。
“小江,这是最好的一间了。最东头,紫气东来嘛。还没有西晒。”
“唐科长亲自带着来,小江不简单啊。”
作为组织部行政科的,其实就是管后勤的,他们的权力不大,所以说话就比其他科的人随意多了。
“那当然,部长亲自交待的。”唐伟笑道。
“不过,咱组织部也该盖房子了。家属楼不比这筒子楼好多少。”
“上次楼上孩子喝酸奶,不小心掉地上也没有管,结果酸奶就顺着地板的缝滴到楼下。后来有人说,楼上的老郭干事就地不就床。哈哈。”
“小江,这房子不隔音。不过你这个在最东头,算是最安静的一间。当然,要是女朋友来,最好去宾馆。”
行政科副科长把钥匙给了江寒就走了。
“小江,我带你去政研室。”
政研室主任叫崔永军,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唐伟和江寒进去后,他才抬起头。
“唐科长,有事?”
唐伟道:“崔主任,这是苍山乡黄沟村大学生村官江寒,张部长亲自把他调到咱们组织部。”
崔永军伸出手与江寒握了握,又坐回椅子:“不是调,是借调。”
“嗨,这不早晚的事吗?”唐伟说道:“崔主任,人交给你了,我先走了。”
唐伟与江寒握握手道:“有啥困难,有啥需要,直接找我就行了。”
江寒目送唐伟出门,转过身来,崔永军问道:“你写过材料没有?”
前世的江寒在省直部门干过十年,写材料当然不在话下。
但是,做人要低调。
“崔主任,在村里也就是填填报什么的,没有写过材料,以后还请您多指点。”
崔永军说道:“到政研室帮助工作,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去吧,你到大办公室去,跟大家多学习。”
江寒走出崔永军的办公室,不禁摇头苦笑。
看来,崔永军就是个埋头于写材料,不通人情世故的人。
刚才对唐伟毫不客气,还非得纠正一下是借调而不是调,这种人比较认死理。
大办公室有三个人。
政研室副主任王成喜,副主任科员马明雨,科员巴伟。
王成喜说道:“小江,你刚来,材料还一时上不了手,你就随便干点啥吧,没事就看看报,翻翻文件。”
江寒在机关干过,很清楚,政研室的人,材料一个接一个,桌子上往往是乱七八糟的。
有好几个文件柜,里面的文件也是乱堆着。
“王主任,我先整整文件柜吧,也学习学习你们的大作。”
王成喜应了一句:“好。”
江寒边整理边看。
材料写得不错,但也只是不错,循规蹈矩的。
一些讲话稿,领导念起来不会出大错,但也没有亮点,大话套话多。
看了十几份材料之后,直觉得昏昏欲睡。
后来,江寒着重看数据方面的材料,比如说全县的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有多少个先进村,有多少个软弱涣散村。
仔细看了一下软弱涣散村的材料,其中最软弱涣散的居然是:黄沟村!
对于黄沟村的描述,用词十分激烈:因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黄沟村成了党建弱村、信访大村、管理乱村、经济穷村。
日期是一年之前的。
想想如今,江寒心中涌起一股自豪。
临下班了,江寒问道:“王主任,您看,我的办公桌,这个怎么解决一下?”
正在收拾材料准备下班的王成喜道:“你写材料一时插不上手,桌子暂时用不上。那个沙发就是你的。”
江寒一看,这皮沙发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到处都掉块,看起来就像个癞头。
整个房间就这一个沙发,有客来访,江寒到时还得站起来让给客人。
但,王成喜说得好像也没错。
你不写材料,用什么办公桌?
“小江,政研室一年的经费只有三千块钱,紧张得很。到时候,让部里给你解决办公桌椅的问题。”
这或许就是新人加借调人员的应有待遇。
下班之后,江寒信步走到街上,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小馆子吃了一碗芝麻叶面条。
本想习惯性地找家宾馆住,想了想又回到宿舍楼。
楼道里到处都是油烟味,好多人正在做饭。
在宿舍做饭拥护而且不好排油烟,只好用上楼道这样的公共空间。
江寒一路走过去,微笑着和大家点头示意,小心地穿了过去,打开了自己的宿舍门。
宿舍里的卧具已经准备好了,但屋里实在是闷热无比。
空调是那种老式的窗机空调,安在北面的窗户上,开了好半天,听得嗡嗡直响,但屋里的燥热却没有多少改善。
尽管江寒告诫自己一定要低调,但这种环境的确是受不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