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独白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畅销书籍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畅销书籍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厥李承乾是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盛世!...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4-12 2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畅销书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厥李承乾是古代言情《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大唐盛世!...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畅销书籍》精彩片段


甘露殿中,李二还在问着百骑。

皇宫之中,没有秘密,特别对于百骑司来讲更是如此,就算是后宫之中,百骑司也安插有太监在内。

“启禀陛下,太子妃在丽正殿召见顾夫人。

顾夫人见面之后,多有言语不当…,此时皇嫡孙进殿,他在屏风后听了片刻,

而后闯入,从胡床爬上桌子,以铜烛台击之,嫡孙也因烛台过重,从桌上摔下。”

李二大惊道:“朕孙儿有无大碍?”

“皇嫡孙头部磕地,起了一个包,但并无大碍。”

李二松了一口气,他沉默了一会,好像在消化刚刚的消息。

可以确定的一点,那个顾夫人肯定不是青雀叫过去的,否则青雀要愚蠢到何种程度,才肯在这个时候去东宫挑衅。

好一会,他又问道:“那又为何去了弘福寺,对了,皇嫡孙为何未跟随其母,孩子还那么小。”

“皇长孙与太子妃出东宫时,有兵士问及,皇长孙答曰,太子惹了陛下生气,作为子女为全孝道,

不便相劝,只能去寺里为陛下祈福。东宫不可无人,皇嫡孙自当坐镇。”

李厥和李象不知为何,都没有封爵,所以对于两人的称呼,李象年长故称皇长孙,

李厥则是正妃苏氏所出,所以称为皇嫡孙。

(好吧,我是真没查到两人封王的资料。)

李二面上浮现哀色,两个孙子他都甚为喜爱,特别是嫡孙出世,

他可是废朝五日,引大臣在东宫连贺三日。

现在,两孩子要为了那个混账父亲的错买单,他不禁再度戚然,如果说之前他还存着除死李承乾,振法纪之思,

这一刻,听到两位皇孙的做法,他已完全改变了,无论如何至少要保太子一命。

但何其难矣!

自昨日太子招供到今日,处死太子的声音已经一浪高过一浪,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人推动,

甚至就连太子的舅舅、曾经最力挺太子的长孙无忌,都会如此做。

墙倒众人推啊!

早点推倒,这样就不会砸中他人了。

李二陛下没有再见任何人,关于请求处理太子的折子,他也让中书直接留中,不要再递到他面前。

“陛下,你已经一日未吃东西,为江山计,陛下要保重龙体。”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畅清见李二还是没用膳规劝道。

“畅清,不要通知他人,陪朕去一趟东宫,走通训门。”

整个太极宫,前后有五门,后边是玄武门、安礼门,前边则是永安门、承天门、长乐门,

太极宫西边是掖庭宫,并无大门对外,连着太极宫的是通明门,等于说掖庭宫的人只要出宫,必须要经过太极宫。

东边自然是东宫,与掖庭宫不同,东宫对外有四门,前三后一,还有一个耳门连着太极宫,叫通训门。

李二一般去东宫,会绕至横街,自重明门进入东宫,如今直接从耳门,说明不想让他人知晓,他去了东宫。

……

东宫,李厥也没吃饭,他正在复盘穿越到现在自己所做的事,看有没有失误之处。

其实,让母亲捧着文德皇后的牌位,这一招有些耍无赖,

但这一刻,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无意匆忙跑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道:“陛下进了东宫。”

李厥先是愣了愣,随即精神一振,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他刚走到门口,就见李二已经快步走来,龙行虎步,腰背挺拔。

不待他到近前,李厥心中暗叹一声,趴在地上道:“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无意原本是躬着腰的,此刻见李厥跪下,他迅即也扑通一声趴地上。

“地上甚寒,趴着作甚,快点起来。”

旁边的畅清走到近前,小心的将他扶起。

李二手在他的头上摸了一下,然后直接拉住了他的手:“用膳了没?”

李厥一愣,好像给忘了,但他马上回禀道:“用过了。”

只是话刚说完,肚子却不争气的咕咕响了两声。

李二看了眼旁边的无意道:“皇孙晚上是否用膳?”

无意再度扑通跪地道:“陛下恕罪,公子今日都未曾食。”

原本还和蔼的李二,顷刻间面露冷意,他以为太子失势,这些奴婢们也开始不尽心起来,或者说有了怠慢之心。

他所散发的气息,李厥能清晰的感觉到,他赶忙开口道:“皇爷爷,是孙儿贪玩忘了食。”

说着两人进入殿中,李二坐在一张胡床上,对着他人道:“还不去准备晚膳。”

旁边的畅清一挥手,让其他人都出去,他自己则站在了门口,离得并不远。

“听说孙儿今天打人了,为何?”

李厥此刻,把自己很自然的代入到了五岁孩童的身份,他可以表现出聪明,但绝不能表现的过于妖孽。

听到李二此问,他奶声奶气道:

“有人辱我母,我既为儿自当维护,且那贱妇咬定是奉四叔令而来,不仅辱我四叔,还要离间天家和睦,孙儿只恨力气太小,不能手刃之。”

李二愣住了,此话像是一个五岁幼童说出,但好像又不像。

因为此话滴水不漏,若是换作太子或魏王说来,自要观其神见是否出自真心,但一个五岁的孩子会骗人吗?

自然是心中所想,便说了出来。

若真是心中所想,那么烛台击那贱人,可就是大智大勇的表现。

愣了半晌,他再度试探道:“若真是你四叔令她所来,你不是冤枉了人?”

李厥面上一怔,随即憨笑道:“我都能想明白的事,四叔智慧远胜于我,难道他会想不明白吗?”

李二被这反问弄得又是一怔,不过片刻,他却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畅清回禀,言晚膳已经准备好,李二让传。

并不算奢华,两个鸡腿,两碗米饭,两碟子干菜,两碗羊肉汤而已。

唐时是分餐制,上菜时,也是每样各分一盘。

李二夹起鸡腿,放在李厥的餐盘之中道:“多吃肉,能壮身。”

李厥也笨拙的夹了一筷子干菜在李二的碗中道:“多吃菜,可长寿,皇爷爷要长命百岁。”

没有所谓的万岁,听到长命百岁,李二则是开怀一笑,这才端起碗来吃饭。

食不言,两人都没有再说话,

李二吃得自然快些,已用完,只是为了让孙子吃饱,手中拿着筷子做样子,否则他一旦放筷,李厥就要放筷不能再吃。

见李厥将羊肉汤倒在饭碗里,将最后一点米饭涮干净然后喝下,他欣然道:“何人所教?”

……

PS:李二这个时候还没有寻长生,而且还笑话过秦皇汉武追求长生愚蠢,

真正寻求长生,还是在过两年,身体明显不好时。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陛下治国,老道治病,各司其职,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孙思邈不是看不上李二,只是怕这些繁琐的礼节,耽误他的时间。

虽然这样说,他还是跟在李二身后进了宫。

闲叙片刻,李二本想将他安排在宫中,但老道却说要和李厥住在一起,李二拗不过,只得让其住进东宫。

到了东宫,苏氏自然不会避老神仙的嫌,所以装扮得体来见礼。

“你教出一个好儿子。”

苏氏一听此话眼泪差点下来了,这可是对她最大的褒奖了。

知晓老神仙有事,她也没有过多打扰,只是令下人好生伺候着。

平安的一双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眼前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新奇,毕竟他自襁褓之中便在山上,还真未见过这世间繁华的一面。

“药物如何寻来?”孙思邈问及李厥。

“关中就是枇杷产地之一,在我看来必然有土方用此做膏入药,只是暂不被人世人接受,

我会让人张贴告示,重金求取,旬日无所得,再往河南、浙闽一带扩散。

参容易,想来皇宫就有,槟榔产于岭南,我会让姑父家里遣人去收,鲜品不一定有,但干品想来不难找,

最麻烦的便是冬虫夏草。”

突然他心思一动,想到了吐谷浑的使者。

吐谷浑的区域就是在青海甘肃一带,而青海便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之一。

他写了封信交给无意道:“即刻去长孙府,将此信交给我姑父。”

长孙家的动作很快,数十匹快马出发奔赴岭南,又召集数人抄写告示,收取批杷膏。

李厥安排好一切,叫来了外间的薛仁贵相伴,来到了四方馆,吐谷浑的使节便驻留在此。

……

此刻,李二正在接见程知节,询问路上之事。

“路上,皇嫡孙虽有不适,但他皆忍住了,还与兵丁同食,并无娇气。”

李二微一点头道:“孙神仙如何被劝动的?”

“不知,皇嫡孙不让臣等靠近,和孙神仙单独相处约两柱香,孙神仙便同意来长安。”

见李二没再言语,程知节正想请退,突然又想起一事道:

“首日露营,有野兔惊扰,臣属下名薛礼者用箭射之,皇嫡孙见到爱才心切,便向臣讨要薛礼,臣已答应。”

李二再度来了兴趣轻哦一声道:“那薛礼如何?”

“武勇甚于臣,更为难得的就是一手神射,恐超陛下岳父。”

李二的岳父是长孙晟,一手神射在隋时可谓名闻天下,李二听到比自己岳父还强些,

微微一笑,权当是程知节在抬举自己下属,微笑道:“忠心有无问题?”

“薛礼乃是河东薛家子,他这一支破落,算是寒门所出,乃真正的大唐好男儿,忠心自无问题。”

不得不说,程知节还是有担当的,这话算是给薛礼背书了,如果薛礼哪天有不忠之行,那么程知节是要担干系的。

李二赏了一些绸缎给程知节,便让他退下了。

一旁一直未发一言的畅清此刻禀报道:“陛下,途中服侍皇嫡孙的一人,被皇嫡孙要了去。”

李二压根没问是谁,就着话题道:“那便把十人都赐给皇嫡孙吧。”

“诺。”

李厥来到四方馆,这里相当于大唐国宾馆兼翻译机构。

不仅住着懂得外邦礼仪和语言的博士,还有主要功能就是接待外邦使节下榻。

此次吐谷浑来的人正使叫慕容浅宗,算是现在可汗的堂叔,对于李厥的到来他其实是不爽的,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还有逢到灾年、重疾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只能把地卖了,这类人要想活下去,最后只能变成大户人家的佃户。

唐初,因为地广人少,土地兼并尚不严重哈。

李厥说的很琐碎,一是他之前并没有打腹稿,其二他本就不打算说得太深,毕竟他才五岁。

好吧,已经很妖孽了,从房玄龄已经扯断好几根胡须便可看出来。

聊了半个时辰,李厥没有再掏新观点,房玄龄体谅他还小,以为他乏了,起身欲告辞。

“郡王,你今日教老臣颇多,作为回敬,老臣也教你两典,一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也,

二是汉说苑中言,螳螂捕蝉也。”

说罢,也不等李厥问及就提出了告辞。

送走老房,李厥回厅落坐苦思,这帮人说话非要说一半留一半,真烦人。

老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可以都算是计,也可以都说是某人的处境。

历史不好,真头疼。

“无意,把汉书给我找来,对了,还有史记,还有那什么说苑。”

……

今日李泰可谓是春风得意,领着鸿胪寺卿和一帮小弟来到了城外。

昨日晚间吐谷浑已到城外的驿所,上表朝见,李二就令李泰来迎。

虽然吐谷浑已向大唐臣服,但毕竟是山高地远,并没有纳入道州治所,还属于大唐的属国,

当然吐谷浑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牵制吐蕃,所以李二对于现在的吐谷浑还是很看重的。

朝堂之上,李二和重臣皆在,吐谷浑使臣到来,直接行的是跪拜礼。

奉上朝见的礼单,大多是以牛羊为主,又递上了国书。

吐谷浑是鲜卑族建立,就是那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氏,也是五胡乱华的一支。

现在吐谷浑的可汗是慕容诺曷钵,此次他之所以派使臣来朝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求和亲。

李二没有急于回复,而是让鸿胪寺卿带着使臣到四方馆暂留。

待人退下,他才看向众臣道:“各位爱卿,对于吐谷浑的请求如何看?”

长孙无忌当先出班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险要,又兼牵制吐蕃之责,在臣看来,若是和亲能收异族之心,也不为是一条良计。”

李二微一点头,又看向他人。

其实和亲在当下看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自西周就有,汉虽强也有不少例子,

毕竟在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利益,所有人或物,都是可以利用的手段。

李泰看了眼左右,见无人出班,他起身道:“父皇,如今吐谷浑主动请求,在儿臣看来此是好事,说明其心向大唐,并无异心。

儿臣认为可以答应,不能凉了蕃属之心。”

李世民微笑着点头道:“吾儿此言善。”

得,原本还有点不同意见的人,也明白了李二何意,索性闭嘴,不然可能又得触怒龙颜,不划算。

见无人再出班,李二看向长孙无忌道:“长孙爱卿,你和魏王齐议一番,看看由谁下嫁最为合适?”

“喏。”

李二宣布退朝,再次留下了几个心腹重臣。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本认为又是议储,但进入内殿才发现错了,李二是和他们协商进攻高句丽的事宜。

高句丽从隋到初唐,似乎成了每个皇帝的心病,原本历史自隋到唐,一共征高句丽十二次,从这个数据就可见一斑。

杨广征了三次,结果把隋给拖垮断送了。

李二在位时同样征了两次半,第一次大功在即,但在安市城遇阻,恰逢冬日来临和薛延陀入侵大唐,所以不得不班师回朝,稳定国内形势。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至于说李二要害死他,也不可能,无论如何,李二肯定会保住他性命的。

等到李治入主东宫的那天,再找个由头,将他和李泰齐齐的发配出去,一是为李治扫清障碍,其二也算是保住两人,不让两人干傻事。

他叹了一口气,喃喃道:“想不到我一个五岁的人,也有被皇帝和亲爷爷设计的一天,这是悲哀还是荣幸呢?”

……

下午时分,畅清来了,到内宅见了苏氏,并把李厥叫了过来,

明日会在朝会上封李厥为郡王,流程和礼仪之类的不能少。

叮嘱一番,畅清走后,苏氏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身体还在轻微的颤抖着,她不是喜,而是怕。

丈夫的前车之鉴,她已经没有任何的想法了,甚至想着,就算现在贬为平民,她吃苦供养两个儿子,她也认了。

她不想儿子再钻入到皇子之间的争斗中,一个不好就会丢了性命啊。

郡王可不是乱封的。

在大唐,皇帝的儿子可获封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只能获封嗣王,只有太子的儿子才能被封为郡王,

她和大部分人考虑的差不多,李厥被封郡王,或许是因李世民之事,李二给予的补偿,但她依旧很怕。

“母亲,我不会有事的,我会快快乐乐的长大,一直伺候着您,我还要娶媳妇,给您生孙子呢。”

他的小手在苏氏的后背上轻轻的拍着。

“答应娘,不要和你任何叔叔走得太近,也不要参与朝堂之事。”

“好,我不会的。”李厥答应的很干脆。

李厥陪着母亲用完餐,这才回到自己所住的宜春宫,无意很快进来道:

“公子,房四传来消息,今日朝会吐谷浑使者到来,是魏王到城外相迎,朝堂上吐谷浑请求和亲…”

听到和亲二字,李厥原本面上的笑意没了,继而越来越冷。

“赞成者几何?还有武勋他们是什么表现?”

“陛下已同意,魏王和赵国公当先赞成,武勋未有一人发言。”

李厥站在那许久无言,片刻咆哮道:“玛的,全是软蛋。”

……

大朝会是很隆重的,在京九品以上的官员皆要参加,立政殿中根本就站不下,所以就有很多的官员站在外边。

李厥是皇孙,又是秦国公,妥妥的从一品,自然是可以入殿的。

李二入殿后,代表着朝会正式开始。

没有所谓的三呼万岁,也就众人见礼,李二来一句平身就算完了,李厥甚至怀疑殿外的人甚至都没有行礼,

这么一想,殿外好像比殿内舒服,当然这也是五月的天气不错,要是冬天,可还是内殿舒服些,毕竟有地龙不冷啊。

因为是大朝会,刚开始都是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的,

全大唐在李二的英明领导下,已经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监牢里连老鼠差不多都快没了。

唉,这就是魏征不在了,不然这样的报告兴许会少一些。

汇报之后,李二照例来了一句:“众爱卿,可有本奏?”

长孙无忌起身道:“陛下,吐谷浑向大唐臣服,年年上贡,臣心甚浓,今其可汗也谓人杰。

前日使节不远万里而来,上呈国书,献马牛羊万数,道可汗之诚心,求娶公主,在臣看来,我大唐应嘉奖其忠,下嫁公主以示恩宠。

臣与魏王已商定,弘化公主已经成年,确系尚佳人选。”

李二看向众人道:“长孙卿家此乃老成之言,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能在殿中,谁是傻子,就算是程咬金这样的,也是假傻不癫,你李二都说是老成之言,自己还反对个屁啊。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